计划是采用政府引导,市场主导,社会参与的方式,采用“产业在本地,税收在本地,数据在本地”的落地推进模式,由合作地政府、贵州一码农业以及合作地国有企业合作,进行本地化联合运营服务。
第一步:由合作地政府筹措资金,完成“一中心、两平台”的建设,即特色农产品大数据中心,“两平台”即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、特色农产品产业互联网平台。由贵州电商云一码农业实施上述的规划和建设,并具体承担特色农产品大数据线上平台的开发和上线。
第二步:成立特色农产品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,承担特色农产品大数据云平台的具体运营、仓储物流园区管理、结算管理等功能,特色农产品产业互联网运营由合作地国有企业、电商云集团、布瑞克集团负责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运营,确保运营3-5年收回特色大数据云平台的初始投资。
当地政府的投资款分年进行回购,实现政府引导资金的完全退出。
大数据+产业互联网联合运营创造长期价值
(一)社会效益
1.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通过科技和市场化手段调整农业产业链价值分配,减少流通环节、帮助农民保收、稳收、增收。降低农资产品和农事服务成本。
2.订单倒逼、服务引导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。以规模化、常态化的大宗农产品订单为市场驱动,政府惠农政策为牵引,通过产销对接等市场化手段引导农民在一产环节标准化、规模化生产,把农民采购行为转变为平台集采行为,解决农业产业升级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提升一产环节生产力。
3.以数据服务解决农业普惠金融,打通产业血脉。通过生产、经营、管理等业务全部线上线下相结合,为农民、企业主等涉农主体形成精准画像,创新供应链金融、担保、保险等手段,降低农业金融风险,真正实现普惠金融,解决农民和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等问题。
4.农业产业化撬动产业集聚、人才集聚。通过市场需求推动一产环节标准化、规模化种植,撬动农业二三产业企业向产地集聚,扎实推进农业融合发展,将税收留在当地;通过产业集聚人才,留住人才,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。
5.提高政府监管、调控与服务水平。通过产业运行数据提升政府产业宏观调控能力;大数据助力精准落实惠农政策;平台把碎片化、松散化的农村基层信息进行系统化,实现农村基层精准管理。
(二)经济效益
1.“大数据+产业互联网”是促进当地数万中小种植户增收,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平台工具。平台的搭建及完善,可促进种植及生产加工、产品的精深加工等产业环节的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展,在未来5-10年的时间,带动全产业链价值增加数十亿元。
2.通过打造开放、透明、高效的产业服务体系,促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。产业的高度数字化,可以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产业的状况,明确投资的机会所在。同时,产业金融、政策支持的高水平服务,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。
3.充分发挥数据平台的远程结算效应,立足本地,辐射贵州省及西南地区,树立在区域市场的定价中心作用,将吸引周边及西南地区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经营主体的电商交易,平台通过不断扩大交易服务费用,提升平台收入及纳税水平。